2019年,中国再度成为发行绿色债券的领军国之一。彭博的数据研究*表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的普通债券和绿色债券的票面利率之间存在着差异,构成了发行激励。虽然取得了不俗成绩,但中国绿债在某种程度上仍存在非*投入绿色项目、非国企发行人占比较低等弱项。本报告*后也比较了不同“绿色”标准下的发行量。
发行量减慢:中美贸易摩擦阴云之下,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中国2019年绿色债券发行(依照ICMA国际标准和Bloomberg绿债指引)规模约300亿美元,较2018年减少了10%,发行规模与2017年相近。
排名亚军:中国仍是全球绿色债券市场的第二大发行国,2019年约占全球发行总量的14%,仅次于美国,美国以约600亿美元的发行规模位居*,法国以280亿美元排名第三。而此前一年,中国在全球绿债市场的发行量占比高于20%。
票面利率(coupon rate):彭博新能源财经和彭博全球数据部联合对债券评级、发行时间、期限、货币等多方面因素进行了控制,分析在其它情况均等下绿色债券的票面利率。中国在2019年实现了未贴标普通债券的票面利率比绿色债券平均高15个基点(bps),较2018年(22个基点)和2017年(17个基点)利差有所收窄,但仍然显著。
中国所呈现的票面利率差,相比于欧洲整体的平均利率差略大,而美国方面数据不足,难以进行比较。一方面,中国发行人使用绿色债券为符合条件的项目融资时,可享受较低的债务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对于打算持有中国绿债的投资者而言,利率差比前两年缩小也不失为一个好消息。
募集资金用途问题:如果我们不考虑国际绿色债券标准、不要求募集资金100%用于合格的绿色项目的话,中国的绿债发行总量会更大。201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无法证明其资金100%用于合格绿色项目的中国“绿色债券”规模至少达460亿元人民币(合67亿美元)。它们当中部分募集到的钱用于补充营运资金或其他目的。
可持续贷款的新尝试:过去,中国在探索其他新型债券方面缺乏动力。2019年,中粮国际取得重要突破,获得了23亿美元的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其主要挂钩绩效指标为能否降低森林砍伐率。
国企绿债发行规模占比:国有企业一直是中国绿债市场上重要的发行主体,2019年也不例外。国企绿债发行量全国占比86%,与2018年基本持平。外资发行人的发行占比(8%)*超过中国民营实体(6%,而2018年为12%)。
一组数据
约300亿美元
2019年符合国际标准的中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
15 个基点
2019年中国绿色债券与普通债券的发行利差平均值
第2名
2019年中国绿色债券发行量的排名,*和第三分别为美国和法国
本文转载自新能源网,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如有对您造成影响,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